不可思议!闪电连发6次 “瞄准”同一地点:3人在白宫附近,被雷同时劈中身亡.......

 2022-8-8 22:01:20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6次闪电击中“同一地点”

3人在同一时间、在同一棵树下

被雷劈中身亡

这样的概率是在让人唏嘘.......


美国时间8月4日,周四晚,美国白宫以北的拉斐特广场( Lafayette Square),发生“神秘”的闪电事件。


当时一共有6次闪电,击中了白宫附近同一区域。

不幸的是,有两男两女一共4人被当场劈中。其中3人身亡,还有一人重伤。


01

树下共躲雨

同被雷击中




拉斐特广场(Lafayette Square)是一座占地7英亩的公园,位于白宫正北方。这里经常挤满了游客,尤其是在夏季。


当天晚些时候,一场猛烈的雷雨席卷了美国首都。


美国国家气象局(NWS)在下午6点30分至7点15分,发布了该地区的严重雷暴警报,警告称阵风将达到每小时60英里。


气温上升到90华氏度之后,恶劣的天气使该地区的部分地区变得十分潮湿。


据媒体报道,在事发当天晚上6点50分左右,可能是收到了暴风雨预警,为了暂避大雨,四人就慌忙的躲在了拉斐特广场的一颗树下。

这棵树就在白宫草坪围栏对面的,宾夕法尼亚大道上。



可是谁也没想到,闪电偏偏就击中了,他们四人躲避风雨的这颗树.......

福克斯新闻的摄像机,恰巧捕捉到了导致4名受害者受伤亡的雷击


随后四人因伤势严重而被送往医院治疗,三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死亡。

有网友也从不同角度,拍下了当时白宫附近闪电的场景


气象专家瓦加斯基(Chris Vagasky)告诉《华盛顿邮报》,当天下午6时49分,“白宫附近形成6道闪电,击中了地面上的同一点”。

他说,这意味着在半秒钟内,有六股电涌击中地面上的同一点。

(截图《华盛顿邮报》)

身亡的夫妇是75岁的唐娜·穆勒和76岁的詹姆斯·穆勒,他们特意从威斯康辛州来到华盛顿特区,庆祝他们的56周年结婚纪念日。

他们是高中时候就在一起的了,他们从威斯康星州赶来到华盛顿,庆祝他们在一起的半个多世纪。


“他们是高中时的情侣,”他们的侄女米歇尔·麦克尼特告诉记者,“他们的爱情令身边所有人羡慕。”

“他们都愿意为家人或朋友做任何事,”侄女麦克尼特说,“会为你倾尽所有。”


29岁的布鲁克斯·兰伯森也不幸在送往医院后身亡。

他是City National Bank的副总裁VP,兰伯森为雇主的合伙团队工作,他此次正是在华盛顿出差。

还有一位女性在被雷辟中后,深受重伤,目前正在医院救治。


02

打雷下雨时候的

10点常识

切记!


据美国国家闪电安全委员会(National Lightning Safety Council)称,美国2022年共有9人因被闪电击中死亡。


最近一起死亡事故发生在周二的怀俄明州提顿县,当时一名男子在帐篷里露营时被击中。


消防局和EMS的发言人指出,在雷暴期间,树木并不是理想的庇护所。

“树木不是安全的地方。”

“切记,下雨的时候,到树下寻求庇护,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



在雷雨天,雷雨云的下方会聚集大量的同种类电荷,在下方的地面就会感应出相反种类电荷,这种电荷在高处、尖端、金属等地方更是会大量的聚集,一旦达到临界值,电荷就会击穿空气,在雷云和地面形成放电通道,这就是一种简单的理想雷电模型。

打雷不能躲在树下,原因如下:

1.树的体内有大量水分,而且大树比较高,雷往高处打,如果躲在大树下,一旦给雷打中,电就会传给人体,树木不但是导体,而且在雨前,地表热空气上升,会与树木摩擦带电。树木有较高,打雷时,会与雷电互相吸引。雷电是高压,以树木为导体向地下传播时,会击伤附近的东西。

2.因为雨水是导电的,又因大树距离闪电较近,闪电就会自行顺着最近的大树或建筑物对大地进行放电,而闪电时的电压和电流非常强大,在有雷雨时站到大树下就容易被击中,容易触电,树比人高,触电几率大。

日常避雷小知识

室内三不宜:

(1)不宜敞开门窗。关闭门窗可以阻止球形雷的进入。

(2)不宜使用淋浴冲凉或触摸金属管道。

(3)不宜靠近建筑物外墙、电气设备以及使用电器。

室外六不宜:

(1)不宜进入临时性的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

(2)不宜躲在大树底下避雨。

(3)不宜在旷野和高地打雨伞,扛钓鱼竿、高尔夫球棍、旗杆、羽毛球拍等物体。

(4)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

(5)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

(6)不宜停留在建筑物顶上。

夏季多暴雨

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哦~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