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谨慎“更新”医疗保险卡! BK华女账户中只有2美元还要一人养四娃

 2023-2-23 22:51:22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其中健保诈骗:你有一张医疗保险卡,但来电者说你需要一张新卡;招工骗局:骗子打广告号称在家工作赚大钱;模仿者骗局的花样更是繁多,数年前,诈欺犯通常自称是国税局职员,威胁要逮捕受害人或罚款。





随着愈来愈多人知道这个诈骗手法之后,骗子现在改口自称来自社会保障局或医疗保险公司。

除了自称是政府代表,骗子还会说他们是其它政府机构、远房亲戚或知名企业等,或是假装是电脑支援人员,声称用户的机器感染了恶意软件,并引导你拨打某个电话号码、下载软件或是允许扫描病毒。

当你拨打电话后,骗子会要求远程访问你的电脑,或者说你必须购买新软件才能修复它。

还有一种常见诈欺案是“爱情诈骗”,经常在约会网站上出现,犯罪手法是先在社交媒体上和受害人交朋友,然后开始向对方要求金钱帮助,作为见面的条件,借口包括意外的医疗或旅行费用。

最简单的防骗术:如果有人开始向你要钱,马上和他们断交。

根据FTC的经验,一旦诈骗的消息传开,罪犯就不再那么容易得手,常见的诈骗最终会消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诈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因此,随时更新资讯十分重要。

拉撒路鼓励大家,一定要与他人谈论诈骗事件,FTC也推动一个名为“传出去”(Pass It On)的行动和网页,鼓励民众分享讯息,该网页(ftc.gov/passiton)罗列了每种高发诈骗类型的运作原理和如何防骗。

很多消费者遇到诈骗可能会报警求助,或者不愿声张,自认倒楣,但其实消费者也可以向FTC寻求协助(reportfraud.ftc.gov)。

拉撒路表示,FTC无法处理全部的申诉案件,但FTC可以使用这些报告来调查欺诈、诈骗和不良商业行为并提起诉讼,以及发现诈骗趋势、教育公众、分享社区正在发生的事情。

诈骗高发,联邦贸易委员会(FTC)22日举办“让老年人了解诈骗”网路会议,介绍目前流行的各式各样诈骗案,加强宣导如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FTC消费者教育专家拉撒路(Ari Lazarus)昨日在网路会上介绍2022年美国发生的主要诈欺类型,包括身份盗窃、诈骗电话/短信、模仿者骗局、健保诈骗、《你赢了》骗局、家庭维修诈骗、投资骗局、招工和赚钱骗局、慈善欺诈。

BK华女太惨了

一张收据震惊了布碌仑的一位单身妈妈。

侨报根据pix11报道,周三(2月22日)提起的诉讼中,收据显示,42岁家住布碌仑的陈海艳(Haiyan Chen,音译)女士的粮食券电子账户中只有2美元,而几天前,她仍有3,900美元。

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又名粮食券计划)应用程序显示,有人在洛杉矶用她的卡花钱。

陈女士是4个孩子的妈妈,粮食券是她孩子的唯一经济来源,她于是向人力资源管理局报告了盗窃案,但没有收到任何金钱补偿。

为了养家糊口,她排队领取免费食物,然后步行30分钟到一家商店购买打折的食品。

她是纽约数以千计的粮食券EBT卡被盗刷的受害者之一。根据法律援助协会的数据,去年纽约的EBT持卡人有超过730,000美元的福利被盗。

法援协会(Legal Aid Society)与富而德律师事务所(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代表受害者对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农业部食品与营养局(FNS)发起了集体诉讼。

“我们的客户和所有依靠SNAP福利养活自己和家人的低收入纽约人正在遭受巨大的痛苦,必须立即偿还他们被盗的福利,这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律师亚历克斯·麦克杜格尔说。

根据向纽约南区联邦法庭提起的申诉,美国农业部不会授权纽约州使用联邦资金来补偿受害者。

麦克杜格尔说:

“尽管法律规定保护其他形式的电子盗窃行为,而且该机构有责任确保福利系统受到保护,但美国农业部基本上是在推卸责任,不承担赔偿盗窃受害者的责任,这是不可接受的。”


负责监督纽约人支持计划的临时和残疾援助办公室负责人说,SNAP是纽约超过280万人的“重要生命线”。

“但是,当领取者的福利被盗时,受害的纽约人无法被赔付被盗的福利,严重阻碍了有需要的家庭和个人的家庭预算,”负责人说。

诉讼称,另一名福利被盗的纽约人、49岁的肯尼亚·沃森被告知去找一所学校为她的孙子提供餐食。由于房租和水电费消耗了沃森的收入,全家被迫每天只吃一顿饭来度日。

周三提交的诉状的最后一部分是“祈求救济”。在其中,原告要求法院发布强制令,命令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农业部FNS授权补给被盗的福利。




来源: 谨慎“更新”医疗保险卡! BK华女账户中只有2美元还要一人养四娃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