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出来!"宜居天堂"温哥华,今天空气质量全球最差!5天雷击6000次,山火失控!

 前天 21:04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在温哥华生活的人大概没想到,会有一天“呼吸”也成了一种奢侈。最近的大温,直接靠“肺”登上了全球榜单第一名——不是旅游榜,不是宜居榜,而是空气污染榜。想想都觉得荒唐。

你要是今天早上出门,估计第一反应就是:“天啊,这是什么情况?” 视线能见度低得吓人,远处的山脉彻底消失,连平时随处可见的地标建筑也模糊成灰白一片。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的大温和北京“雾霾最巅峰时期”比拼,谁也不一定能赢。

空气里那股呛人的味道,真是明晃晃地告诉你:这不是普通的雾,是货真价实的山火烟雾。很多人眼睛熏得通红,嗓子干痒,甚至有居民吐槽自己家阳台简直像烧烤架,空气里全是焦味。可偏偏,这种情况下,官方网站上显示的空气质量指数居然一度只有“3”。居民们满头问号:难道我们集体幻觉?

结果大家跑去查The Weather Network,才发现人家早就标出来——温哥华已经飙到“Very High Risk”的最高等级11。按这个标准,老人和小孩最好别出门,成年人要是觉得咳嗽、胸口发闷,趁早回家关门关窗。换句话说,你以为自己还能在外面慢跑锻炼?对不起,现在连“散步吸口新鲜空气”都是个危险动作。

问题是,这场烟雾根本不是“凭空出现”的。BC省的野火季,今年算是彻底失控。光过去五天,就发生了六千多次雷击,直接点燃了一批又一批新的火点。全省目前有上百处活跃的山火,其中很多地方火势还在被风推着往前跑。除了本地的火场,美国那边烧得正欢的火,也顺带“赠送”了一波跨境烟雾。于是,整个大温成了夹心饼干,两边夹攻。

于是出现了这种魔幻的场景:今天的温哥华空气质量指数169,直接甩开了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印尼的雅加达、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要知道,这些地方本来就是“污染大户”,没想到温哥华靠一把山火,硬生生拿下全球第一。很多网友一脸自嘲:恭喜温哥华,终于在国际舞台上“赢”了一回。

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官方的提醒一开始还姗姗来迟。居民们眼睛熏得流泪,喉咙痛到怀疑人生,市政府网站还在说“mist(雾气)”。有人忍不住在社交媒体上发飙:“Hello?这明明是烟雾!你们到底想把人熏到什么程度才承认?”更有人直接点名加拿大环境部和BC省政府:“空气都要呛死人了,空气质量警告在哪里?!”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过去几年,每到夏天,大温人都要和山火烟雾搏斗。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美国西海岸那场超级大火,整个温哥华被灰黄色的天空笼罩,仿佛一夜之间穿越到末日电影里。结果今年又是同样的配方,只不过升级成“全球第一”。

说起来,大温的天气还真是“要命”的组合:一方面高温晴朗,另一边烟雾弥漫。烈日一照,地面臭氧浓度还会被推高。你想象一下,空气里又呛又闷,走两步就感觉胸口压着块砖,真是应了那句话:连呼吸都得小心翼翼。

官方倒是给了不少建议:少出门,能不运动就别运动;家里关好门窗,开空气净化器;实在要出门,最好戴上口罩。

温哥华市政府甚至贴心地开放了“空气净化避难所”,让市民去室内“呼吸点人间空气”。听上去挺温馨,但想想还是觉得心酸——原本以为来加拿大能天天在蓝天下跑步,现在只能缩在屋里当“人肉空气净化器”。

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尽头。气象部门已经说了,烟雾会随着风向扩散,还可能反复加重。今天空气差,明天可能更糟。换句话说,大温居民得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回头想想,这几年气候变化的威力是真的肉眼可见。夏天干旱炎热,动不动就是几十处火点一夜冒出来;冬天大雨洪水,泥石流冲塌道路。气候危机这个词,以前觉得离我们很远,现在活生生就在眼前上演。

有人调侃说,温哥华现在的“四大必备”:雨伞、羽绒服、空调、空气净化器。以前买空气净化器还觉得矫情,现在简直是家家必备。甚至有网友开玩笑:“空气净化器厂商是不是该给BC省发一面锦旗,感谢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

可是玩笑归玩笑,心里还是挺不是滋味的。毕竟,这里原本以空气清新著称,被无数人羡慕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地方”。如今却频频因为烟雾、污染登上国际头条,这落差让人不得不唏嘘。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大家真的得多注意保护自己。出门别硬撑,该戴口罩就戴口罩;家里空气净化器能开就开;有老人小孩的,更要小心。毕竟,全球第一这种“荣誉”,真的是一点都笑不出来。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