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不住!沃尔玛宣布「月底涨价」关税成本转嫁消费者!6月涨更多...

 昨天 22:09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2025年5月13日,美国司法部在联邦第三巡回上诉法院的一场关键听证会上明确表示:联邦政府,尤其是司法部长,拥有在任何时间重新审查并撤销绿卡(永久居民身份)的合法权限。

这一立场一旦获得司法认可,将对约1200万绿卡持有者、甚至定居美国数十年的移民面临“追溯撤销”的可能。

绿卡身份或存“可追溯性撤销”风险

司法部在听证会上由代表律师Lindsay Murphy出庭陈述。她指出,现行移民法规并未对“重新审核永久居留资格”的时限作出限制。

换言之,哪怕绿卡已发放10年、20年,政府也有权利重新审查并予以撤销。

此番说法被视为对“绿卡=安全身份”的认知可能将被彻底改写。

焦点案例:穆斯林宗教领袖遭绿卡撤销引发法律争议

此次法庭表态源于一宗标志性案件。被牵涉者为Mohammad Qatanani——一位自1996年起居于新泽西州的巴勒斯坦裔穆斯林宗教领袖,担任当地一座大型清真寺的负责人。他于1999年申请绿卡,然而移民局在2006年以其“曾于1993年在以色列被拘留并被怀疑与哈马斯有联系”为由拒绝其申请。

Qatanani坚决否认指控,声称自己当年只是被无端拘押,并在期间遭遇不人道对待,绝无参与任何恐怖组织的行为。尽管他之后两次赢得移民法官的裁决支持,确认其可合法留美,但移民上诉委员会(BIA)仍推翻此前判决,最终决定撤销其绿卡身份。对此,Qatanani提起进一步上诉。

此案成为司法部辩护其“无限期撤销绿卡权力”主张的关键例证。

谁最容易“中招”?五类高风险群体浮出水面

尽管当前尚无迹象表明政府将大规模追溯撤销绿卡,但此次听证会所透露的政策走向,无疑加剧了绿卡持有者的不安,尤其以下五类人群被认为是潜在重点审查对象:

  • 长期离境或在美居住时间不稳定者

  • 存在“非永久定居倾向”的行为记录者

  • 涉及模糊安全指控或背景记录者(即使无刑事定罪);

  • 申请历史存在程序瑕疵或材料遗漏者

  • 涉及身份造假、婚姻欺诈、虚假庇护申请等问题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离境者。近期已有华人在入境美国时遭边境官员“提醒”:若离境超过180天,将可能被视为无意永久居留,从而动摇绿卡合法性。

一名华人网友分享其陪同父母首次入境旧金山的经历。尽管其父母持合法移民签证,仍被边检带入小房间详加盘问,并被严正告知:“持卡人应每年至少在美居住180天,否则未来入境将面临障碍。”这番提醒令其立刻改变原先打算半年后送父母回国探亲的安排,转而决定让父母先在美居住一年以观政策动向。

法律界与移民律师界的集体担忧

针对司法部的激进立场,学界与实务界均表达深切忧虑。帕斯大学(Pace University)法学院副教授Amelia Wilson指出,根据《移民与国籍法》规定,政府如要撤销绿卡,必须履行一系列法定程序,包括:

  • 发出“拟撤销通知”(Notice of Intent to Rescind);

  • 给予当事人合理时间及听证机会;

  • 提供“明确、令人信服且无可争议”的证据;

  • 并最终交由移民法官裁定,不可由政府单方面决定。



Wilson强调,此次司法部主张并非立法变革,而是对现行法律条文的极端重新诠释。“若法院采纳,将从根本上削弱绿卡身份的法律保障。”

知名移民律师Bradford Bernstein亦表示,此举一旦获批,将导致“数以万计原本已稳定的移民身份陷入不确定泥淖”。他提醒所有绿卡持有人切勿再将“永久居民”与“绝对安全”画上等号。

如何自保?专家提出三大建议

在当前法律与政策环境日益紧缩的背景下,移民专家建议:

  • 避免长时间离境,确保年内在美居住超过180天

  • 保留详实在美生活痕迹,如报税记录、水电缴费单、就医记录等

  • 有能力者应尽快申请入籍,彻底摆脱身份不确定性



正如Wilson所言:“绿卡,本质上是一种‘有条件的永久居留权’,并不等同于不可动摇的身份保障。”如今,美国政府对移民身份的评估,已逐步从“合法性”转向“可信度”。“可信”的定义权,掌握在政府手中,而非移民本人。

对每一位在美生活、工作、纳税的华人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关乎个案的法律博弈,更可能是新一轮移民政策大洗牌的前奏。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