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经济发生180度大转弯!从“人人都能富”到“你们太贪了”

 昨天 22:45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当一个总统开始建议孩子少买玩具、成年人别买“无用的杂物”时,你可能会以为这是哪位环保主义者在反思消费主义。但遗憾的是,这些话出自现任总统川普——一个曾承诺“让美国富起来”的人。如今,他正用一套“买得少、涨得多”的逻辑,试图包装他那引发市场动荡、击穿民众钱包的全球关税政策。本文带您回顾川普的经济话术如何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从“我会让你生活更好”到“你本来就不该过得这么好”。

图:国会山报截图

还记得2024年川普在竞选集会上喊出的口号吗?“拜登让一切变贵,我会让一切变便宜!”如今一年过去,面对记者追问关税是否会导致物价上涨,川普先是惯性回应“会让我们变得富有”,转头却话锋一转:“孩子不需要30个洋娃娃,有三个就够了。”——仿佛美国家长此前过得太奢侈,才导致今天的经济动荡。

但事实是,这场动荡的始作俑者正是他本人主导的全球关税扩张战略。曾经他说只打击中国、欧盟、墨西哥和加拿大,结果如今,几乎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卷入了关税战,连美国自身的供应链都陷入困境。


涨价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政策

面对关税冲击最直接的人是谁?当然不是川普口中的“可以买30个玩具的家庭”。拜登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丹尼尔·霍农就一针见血指出:最先受害的是依赖廉价商品维持生活的中低收入家庭。“你不能对这些人说,‘你们就少买点,或者买贵点’,因为他们本来就没钱。”在某种意义上,川普让“节俭”成为一种被动美德——因为人们已经买不起了。

讽刺的是,这一切来自一位曾自诩“谈判大师”的领导人。他曾把关税比作“谈判筹码”,称只要对手低头,美国就能胜利收场。但经济学家凯瑟琳·爱德华兹指出,这种逻辑根本矛盾重重:你要么搞制造业回流,要么搞贸易谈判,两个目标方向根本相悖。如今美国制造业迟迟无法落地,原因之一正是市场对衰退的担忧。企业怎敢在需求疲软、消费紧缩的大环境下冒险扩张?


华尔街震荡,白宫“过渡”

川普政府坚称这只是“短期的阵痛”、“过渡期的波动”,可华尔街的数据并不这么看。自全球关税实施以来,美股、债市持续不稳,资本市场处于长期观望状态。连共和党议员也开始出现裂痕——虽然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罗恩·约翰逊仍高喊“要有魄力”,但越来越多2026年准备连任的共和党人已经在考虑“与川普保持适度距离”。

经济顾问霍尔茨-伊金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一个总统开始劝你‘少买点东西’,那通常是经济出了大问题。他还说什么‘我们会变得更富有’——这根本卖不出去。”而前副总统彭斯的前高级顾问马克·肖特则指出,这种“少买点洋娃娃”的说法听起来像是精英主义,尤其来自一位坐拥高尔夫球场和金色大楼的总统之口,更显讽刺。


从“通胀杀手”到“通胀合理化者”

更令人咋舌的,是川普对通胀态度的巨大转变。2024年,他几乎将拜登政府所有经济问题都归咎于物价上涨,如今,他自己亲手推动的政策却让价格进一步走高,而他的回应是:“没关系,我们不需要买那么多东西。”

根据CNN和盖洛普的两项民调,近六成美国成年人认为川普的政策正在让经济变得更糟,近九成认为关税将推高物价——但白宫似乎仍沉浸在“这是你们选择的经济转型”的自我安慰中。


一个玩笑式的转型期

当川普在电视镜头前轻描淡写地说,“对,短期内经济衰退我也可以接受”,“这只是一个转型期”,不禁让人想起一个老笑话:手术很成功,只是病人没挺过去。

所谓“转型期”,对于川普而言,是通往连任的桥梁;而对普通家庭而言,可能意味着省下孩子的生日礼物,推迟修缮的屋顶,甚至选择不去看医生。

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个“转型期”会持续多久,也没有说明“我们会富起来”到底指的是谁。唯一明确的是,他确实转了——转向了一个更难以预测、更善变、也更容易将责任推给别人的“新川普经济”。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