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少林寺方面证实,其方丈释永信目前正接受有关部门调查。消息一出,立刻引发海内外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作为佛教界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人物之一,释永信近年来屡屡因“私生活混乱”“商业扩张”“海外资产”等争议卷入舆论旋涡,此番正式被调查,更令有关传闻再度发酵。 早在2015年,就有署名“释正义”的匿名人士连续发文举报释永信,称其拥有多个身份证、与多名女性有染、育有私生子女,甚至在海外至少持有30亿美元资产,在美国、德国都有房产,当时曾引发舆论轰动。 举报中点名指向的“情妇”之一——少林慈幼院院长、同时也是河南省政协委员的释延洁,也公开回应称“自己很冤”,并多次公开接受采访。 与此同时,数名曾在少林寺修行或任职的僧人,包括少林寺前武僧总教头释延鲁,也先后实名举报,称亲眼目睹方丈“吃肉喝酒”“生活奢靡”。举报中甚至提到,寺中私下流传称释延洁为“师娘”,其使用过名为“韩明君”的身份证,并指称2009年所生一女为释永信之女。
这些举报后被称为不属实,但已在当年严重冲击释永信“方丈”与“商业领袖”的双重身份。 释永信本名刘应成,1981年进入破败不堪的少林寺,仅有十几位年迈僧人、院墙倾颓、经济极为拮据。 短短数十年间,他不仅重振少林武僧体系,更借助国际巡演、影视授权、海外武馆拓展,将少林寺从一方清修之地打造成一个横跨文化、旅游、地产、养生、饮食等多个领域的商业网络。 据公开资料显示,少林寺在全球40多个国家设有“文化中心”,仅美国就有逾130家少林武馆。少林旗下企业众多,包括“少林无形资产公司”“少林实业公司”等,涉猎。 然而,随着少林寺商业版图不断扩张,公众对其“宗教性”与“企业化”的矛盾也愈发敏感。 2000年代后,释永信频繁出现在各种商业论坛、政府会议,出入有豪车随行,佩戴高档佛珠,身边围绕着众多企业代表,逐渐被舆论冠以“花和尚”“功夫CEO”的称号。甚至在多个场合中,地方领导会见时也需“站在他旁边合影”。 尽管少林寺曾多次否认“海外情人”“豪宅”“私生子”等传闻,并称举报为“造谣”,但随着释永信再度接受调查,这些未被证实却多年流传的说法再一次被舆论翻出讨论。 2024年初,网传“释永信之子释正恩接班”消息亦在社交媒体疯传,少林寺随后报警澄清,并通报称造谣者已被行政处罚。 域涵盖地产开发、功夫体验、素食品牌、电商平台、养生旅游,年收入以亿计。 释永信曾直言:“没有经济地位,就没有社会地位,更没有话语权。”在他执掌下,少林寺成为佛教界乃至宗教领域最“市场化”的存在。而他本人,也逐渐成为集方丈、企业家、文化符号于一身的独特人物。 尽管目前官方尚未公布释永信被调查的具体事由,也未对传闻中的“色”“财”问题做出结论,但这起风波无疑揭开了公众对宗教界腐败、资本化问题的深层担忧。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评论道: “佛门早已不是清净之地。”
“如果真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
“商业化的僧侣,终究要接受社会的检验。”
也有声音表示,不能在调查结果未明前“先入为主”,更应关注宗教场所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公益性与经济自给的平衡。 究竟是清者自清,还是“实锤”将至?时间会给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