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收太多「美国发钱」一家四口领$2400!川普签「41%全球关税令」美股重挫、全球震荡!

 昨天 21:51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8月1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次出手,签署了一项引发全球高度关注的行政命令——对包括加拿大、欧盟等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商品加征高达41%的进口关税。

消息一出,全球金融市场应声震荡,美股三大指数瞬间跳水,道指、标普500与纳斯达克分别下跌1.7%至2.5%,其中科技股领跌。

这项被称为“史上最广泛征收关税”的行政令,将在8月7日全面生效,部分国家(包括加拿大)已于8月1日率先被实施惩罚性关税,最高达35%。若有企业试图绕道第三国规避,最高还将面临40%的“转运惩罚税”。

特朗普:“谁不配合,就付出代价”

特朗普在签署令时直言不讳:“如果你们提高对美商品的关税,我们就加倍回击。”

白宫方面指出,新一轮关税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贸易平衡,更是为了“打击那些不配合美国在毒品管控、安全合作方面努力的国家”。

其中,加拿大成为首批受打击对象,原因包括“未有效遏制芬太尼流入”“持续对美商品征收反制关税”等。

虽然加美之间仍有《美加墨贸易协定》(CUSMA)保障部分商品免税流通,但新增关税仍对加拿大钢铁、铝材、木材、汽车等核心出口产业造成实质冲击。

加拿大总理卡尼在8月1日凌晨作出回应称,加拿大“不会在压力下屈服”,将转向强化内需、扩大出口市场多元化,“打造一个更自立的加拿大”。

但这场美加博弈背后,真正牵动全球目光的,不只是关税争端,更是这波政策背后巨大的财政“蛋糕”。

关税收太多了?美国要“发钱”!一家四口可领2400美元

就在全球市场为高关税哀鸿遍野时,美国共和党方面却传来一则“令人意外的好消息”:

7月28日,密苏里州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正式提出《美国工人退税法案》(American Worker Rebate Act),建议将这轮高额关税收入“返还给美国民众”,以“退税支票”形式发放,特朗普总统已表态支持。

发多少?谁能拿?

按照法案草案,符合资格的纳税人将:

  • 每人获得至少600美元的“关税退税”,

  • 一个拥有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最多可获得2400美元



发放条件如下:

  • 单身年收入低于75,000美元;

  • 单亲户主收入低于112,500美元;

  • 夫妻联合报税低于150,000美元;

  • 所有非居民外国人、受抚养人或信托等特殊身份不具备领取资格。



发放时间预计为2026年起,将以“可退还税收抵免”的方式,在报税季节自动发放。

这项计划本质上,是一次“从关税里分钱”的举措。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仅2025年6月一个月,联邦政府通过进口关税就收入了将近300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0亿美元。整个财政年度内,美国关税收入已突破1130亿美元

是“补偿”还是“变相通胀”?

尽管“发钱”计划获得特朗普支持,也受到部分民众欢迎,但在经济学界与国会预算办公室内部,声音却呈现出明显分裂。

税务基金会经济学家亚历克斯·杜兰特(Alex Durante)认为,“退税确实可以短期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但也会增加赤字。”

他表示,当前美国联邦债务已累计超过36.7万亿美元,“与其发现金,不如用关税收入削减债务。”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一份研究显示,特朗普最新一轮关税政策,可能在2025年导致美国家庭平均每年损失2400美元,也就是说,退税只是“把你的钱再还一点”,并不能抵消生活成本上涨。

研究员约瑟夫·罗森伯格进一步指出:“不同于疫情救助,这次退税更像是一种‘情绪管理’。因为美国人终究会通过商品价格上涨,为这轮关税买单。”

全球进入“关税谈判周”,博弈升级

由于这轮全球关税将在8月7日正式全面生效,各国与美方的谈判也在加速推进。据消息人士透露,欧盟、韩国、日本等经济体已就部分关键品类寻求“缓冲期”或“关税配额”机制。

加拿大方面仍在华盛顿密集磋商,预计在下周公布谈判成果。但在“先打后谈”的特朗普策略下,真正让步的可能性依旧存疑。

专家预计,如果主要国家未能在8月7日前与美方达成“特殊待遇”协议,全球供应链或将面临新一轮冲击,尤其是中间产品、原材料、汽车制造、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可能迎来“价格再上涨”的连锁反应。

这场由一纸关税引发的政策风暴,表面是全球博弈,实质却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钱包。美国人或将收到账面上几百美元的退税支票,但他们付出的,可能是更贵的汽车、更高的房价、甚至更加脆弱的全球供应链。

而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一个重构自身产业链与市场战略的倒逼契机。

全球化退潮的时代,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