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正式举行。

全球有约41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这场国葬,超过100万人涌上伦敦街头,进行最后的告别。


2000多名宾客受邀,其中有约200个国家与地区的500名外国政要出席。包括近10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超过20位王室成员。

这一天,伦敦在哭泣。全球亿万人共同见证着,一个大时代的轰然退场。



这是200 多年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的第一次皇家国葬。

伊丽莎白二世在这里结婚,在这里加冕,亦在这里与世界告别。



一早,142名皇家海军水手拉着炮车将女王的灵柩运往教堂;


此间,伦敦大本钟的丧钟每分钟鸣响一次,一共96次,代表女王生命的每一年。

目送母亲的灵柩进入教堂,查尔斯眼眶泛红,抑制不住悲伤。


同样悲痛难抑的哈里,此时不能穿军装、不能行军礼,只能如此默默地目送。


凯特王妃戴着女王的垂坠耳环与珍珠项链,带着9岁的乔治王子、与7岁的夏洛特公主一起出席。

夏洛特长得越来越像女王了,看得令人恍惚;

此时,年幼的孩子失声痛哭,世界失去了一位女王,但她失去自己的祖母。

人群中的梅根,同样哭花了妆容。


灵柩被抬入教堂,


约2000多人聚集在此共同悼念,包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等。



整个葬礼约1小时: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主任牧师David Hoyle主持了葬礼,英国首相诵读《圣经》经文,大主教Justin Welby,为女王祈祷。

11点55分,军乐《The Last Post》奏响,此刻,为女王默哀两分钟。

伦敦的守护者们,在沉默中擦去了眼角的泪。



查尔斯国王也在这一刻,情绪失控。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葬礼结束后,女王的灵柩离开伦敦去往温莎,



最终,女王将安息在圣乔治教堂的皇家金库(Royal Vault),与她的丈夫爱丁堡公爵、父母乔治六世国王和王太后,和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一同长眠于此。


至此,一个时代最终落下了帷幕。

作为一个“大家庭”长辈,她留下了她的孩子:查尔斯、安妮、安德鲁和爱德华,八个孙子和 12 个曾孙。



这一天全球瞩目,世界同悲,但这一天也有那么多的“插曲”。

比如拜登的专车。


原本规定,国家元首等需集体搭乘巴士参加葬礼,包括日皇德仁夫妇、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和荷兰等国的国王和王后等无一例外,全部乘巴士。

但美国总统拜登却获得“特权”,乘坐着被称为“野兽”的豪华装甲轿车前往教堂。

结果一度堵在路上,有人冲过去拍照被拦。


又比如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被指,在葬礼前夕于伦敦酒店大堂,站在钢琴旁放声高歌。


引发网友的疯狂评论:“这是去参加葬礼,他不能严肃点吗?”

“他总能找到让加拿大人难堪的新方式!我发誓他是故意的。”

“令人难以置信地不合时宜!”“他是不是喝醉了?”

,时长00:14

随后,总理办公室表示,这是总理加入加拿大代表团成员的小型聚会,一起向女王陛下毕生的服务致敬。

当时是代表团成员中的魁省音乐家Gregory Charles在酒店大堂弹钢琴,包括特鲁多在内的其他代表团成员加入歌唱。


54岁的钢琴家Charles表示,像加勒比海地区,那里的人们都是以这种形式来庆祝一个人的一生和过往的回忆与故事。

今天也是加拿大的“全国哀悼日”,虽然这天不是法定公众假日,但全国各地多有纪念仪式,人们也自发在今天悼念女王。


有人凌晨起床,在家观看国葬仪式的直播,并被感动到痛哭。


有人专程飞往英国致敬,排队12多小时,“只和女王在房间里待了几分钟,但一切都是值得。”


“这是一个完全安静和敬畏的时刻,房间里的每个人都很安静,每个人都表达出尊重。”

阿省省长康尼也在伦敦的长队中,他在推特中写道,排队7小时,见到各种各样的人们都在耐心等待,花一整天排队来纪念女王,很高兴在这里遇到很多加拿大人。


白金汉宫门口,也堆满了加拿大人送上的花束。


一个加拿大人如此说道:“我没有见过她,但她当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元首,你会觉得好像认识她一样,会觉得她是这个家庭的一员。”

这或许就是普通人对女王的最质朴的情感,与历史无关,与宏达的叙事无关,她就像一位一直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奶奶,但突然之间就这么走了。

女王走的前一刻,原本暴雨的天空突然出现了双彩虹。

奇妙的是,就在葬礼的前一天,伦敦上空又一次出现了十几秒的彩虹,我们知道,这一回,是女王在做正式的、最后的告别了。


她就这样踏着彩虹走了。

再见了,女王,一路走好。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